申請補助找誰寫?什麼主題適合申請?主題設定與委任顧問的六大關鍵思路!
- 煋蜂Team
- 2020年4月2日
- 讀畢需時 16 分鐘
已更新:2月18日
作者:煋蜂 Charles

編輯於 2021/01/21
一直以來,都有很多行業的朋友、客戶來諮詢申請政府補助的問題,我最常被客人問到的就是『什麼主題最適合申請補助?』、『我要委託哪家顧問公司比較好?』
加上近年來經大家的口耳相傳,SBIR、SITI這類常見的計畫愈來愈多企業趨之若鶩,這也使許多從未申請過的企業更好奇申請的具體條件是什麼。
就主題來說,這確實是一個不容易回答的問題,從過往的政策趨勢來看,傳產轉型、綠能與循環經濟、AI科技與平台創新服務等,在補助界有很大的申請空間,而一些「文創」項目在近期也開始愈來愈受到重視。
乍聽之下聽起來申請的範圍非常廣泛,不過就從我們所學習到的知識、或是這些年我們服務客戶的經驗,主題的設置都指向一個標準答案。
那就是!『能具體解決市場/大環境問題』的題目最適合申請。
在你決定好要申請SBIR、台北市產業發展補助、SIIR、CITD、國發天使、產創A+或是其他補助計畫前,我將先與你分享,補助計畫主題設定與委任顧問的六大關鍵思路,希望能夠協助您設定出適合的主題,並找到能順利為您拿下補助的顧問夥伴,有效獲得補助!
一. 為什麼要提出具體能解決市場/環境缺口的題目?能賺錢的不是更好嗎?

補助計畫評審多是學界象牙塔出身的教授,講直白一點,就是他們不見得看得懂一個可以成功、賺大錢的商業模式,但鑑於他們審過的案件成千上萬,儘管不知道哪個模式可以賺錢,但他們能知道哪個題目對國家或地方總體發展有幫助,大體容易受到他們青睞的題目設定邏輯我們分為以下三大類:
1. 符合政府政策發展,有利政策績效提升:
符合政府各局處、中央頒布的產業政策方向,如:環保、節能、循環經濟、AI、文化創新等。就近期來說,後疫情時代的商業模式應用,便是一個非常好增加過案率的主題。用白話文來說,就是幫政府增加政績的主題設定。
2. 環境、市場痛點,政府沒想到的解決方案:
簡單來說就是你主題擁有的解決問題能力,通常愈能解決市場或總體環境缺口、痛點的題目愈容易受到親睞,但解決問題能力愈強的主題,在檢核時也容易受到比較大的挑戰,屬於對明確度要求較高的題目主題。
3. 極獨特、極冷門、能改變世界的商業模式:
難度最高的主題設定,同時也意味執行難度高與經歷要求嚴苛,在檢核時也是最容易受到挑戰與質疑的主題,但一但被政府認可,後續再申請其他更大額補助或投資時會容易許多,屬於高難度高報酬的主題設定。
當然,如果您對您的題目有信心,也想申請補助,但不知道是否符合,您可以直接聯絡我們,我們會協助您進行判斷。
二. 創造題目去申請,還是堅守目前的營運策略,每一步都要進行沙盤推演!

不管是過去的經驗,或者是針對現有市場的觀察,我們都發現,一個能真正獲得有效成長的企業,區隔往往來自於經營策略的有效性及長遠性,儘管我們聽過不少“政府加持”獲得成功的企業,但背後仍有不少常常在拿政府補助卻一事無成、甚至拿到一半就倒閉的企業。
撇開空殼公司或蓄意操作不談,會形成年年拿補助,年年無所成的原因就是「不務正業」。簡單來說,就是把補助當作是公司的主要收入,而不是拿補助去擴張事業規模。
補助的大原則其實很簡單,就是政府拿錢招兵買馬,你說我可以幫忙解決問題,於是政府給你糧草,讓你比較無後顧之憂;你說我的主題可以幫助政策落實,於是政府給你資源,讓你可以執行得更順利。
但如果你做的,不能解決問題,也沒辦法幫助政策落實,那就不會是政府想要的,他也就不會給你糧草。
重點來了!
解決問題是你想要的嗎?協助政策落實是你想要的嗎?還是你只是想騙點軍糧好過冬?我們可以先來看以下健康的補助經費使用邏輯:

就表格內容中的結論判斷,補助是"輔助”,我們並不是很建議企業主為了拿補助去想辦法轉型、擴大營運,以便有個題目去申請政府補助。
舉例來說:
您經營一間工廠,目前有拿到一兩項專利,並且已經有在執行目前市場上罕有的技術研發,而且經費、人事等都準備的差不多了,但你希望還是能有一些外部資金的幫助與政府的背書,這時你開始搜尋政府補助。
在執行計畫時,為了能順利拿到全額的補助,勢必得滿足計畫書內文”查核點”的條件,就上述舉例就是一個非常好的例子,在準備充裕的情況下,申請補助的效益就會大。
那如果你的企業本來就有轉型、擴大營運的規劃,像這樣的情況也同樣適合申請補助。
反之,假如你是極度缺乏資源的情況,我就不建議你花錢請顧問,畢竟補助這種東西緩不濟急,拿到第一期款往往也要三四個月。這種情況我就建議你先找投資人或先找銀行貸款。
回到正題,剛剛有說到,要順利拿到全額補助,就得滿足計畫的查核點,那查核點是什麼?
查核點就是計畫書內容設定的KPI。
這也是我們通常會建議業主選擇已規劃,甚至是已執行的題目來進行申請的原因,畢竟為了補助耗費比補助款還要多的預算,還不見得能具體創造成效,這可謂是得不償失。
評估完題目的大方向設定與申請補助的管理實務面後,基本上我們就可以自己是否適合申請補助,並開始有個具體題目方向可以進行申請,在申請補助的決策上也會比較確定,這時候我們就可以針對找顧問的議題思考了。
當然,在你思考完後,你也可以直接聯絡我們,我們會直接與你做下一步的討論。
三. 強調高過案率、認識評審委員?找這樣「滿口話術」的顧問可行嗎?

不管主題設定如何變化,在你決定好主題要申請補助時,你首當其衝要思考的議題,就是『具體內容要寫什麼?我要找誰寫?』,一個主題構想能否找到合適的顧問協助包裝、完善,其實和『能否有效資訊傳達及提高過案可能』有著非常正面的關係。
近幾年,大量的行銷公司、專利公司都看到了補助市場紅利,甚至連學界教授、有公部門執行經驗的相關計畫專員都開始跨行創立補助計畫辦公室,同時這也導致了企業主在搜尋計畫委託時造成了大量的資訊不對稱,儘管詢問過好幾家廠商,都無法判斷對方是否適合委託。
就針對補助最實務的面相進行判斷,通常決定一項計畫是否值得花時間去申請,『過案率』便是最關鍵的決策要素,同時這也是大量顧問公司最常大做文章的一個行銷關鍵字。
就例如說:
「我們做很多年了,因為我們經驗豐富,所以能保證您過案」
「XX擁有相關背景,95%的過案率,讓你無痛獲得政府補助」
「我們是學界出身,和評審很熟,找我們做可以更容易過案」
從SBIR的平均過案率來判斷,在每次計畫評審皆為隨機抽取、且評審名單每年都會更新、公告過案率平均40-50%的情況下,試問要如何做到跟評審很熟與保證過案呢?

你相信嗎?反正我是不相信
在正常情況下,若主題合適,厲害的顧問公司是有把握能將計畫的過案率提升到將近是七成左右,但過案數據擺在眼前,過案率百分之九十五,甚至是保證過案這件事絕非可能。
申請計畫是賽局理論,計畫申請在大部分的情況下,是與多家顧問公司服務的專案,加上部分想自己小試身手的創業者,與極少數有專案能力的大型企業機構一起競爭。
誰也不會知道自己在申請時是與哪些對手競爭,要是今天你的產業類別中,突然殺出了一個競爭力極強的企業與您競爭補助,那勝率與否就變得非常難掌控了,而這也是為什麼顧問公司的過案率只能提升到七成左右的原因。
如果您想小試身手,但從未接觸過補助,在企劃執行經驗上也缺乏內容架構編撰的能力,那過案率基本上就只會有不到兩成的機會(主要也與計畫重點、喜好、格式呈現無法掌控有關),這也是為什麼協助申請的顧問公司會存在的原因。
同時,一些顧問公司為確保自己的服務品質與平均過案率,也會進行所謂『挑案子』的動作,但顧問公司挑案子做並不是件壞事,因為這個動作可以讓您省去更多的決策及時間成本,同時也能更具體地判斷出是這家顧問公司不擅長你的題目,還是題目不適合進行補助。
看到這你或許會問,那要如何判斷是顧問不擅長還是自己的題目不適合呢?
以下是顧問公司決定是否承接專案的判斷邏輯,您可以同時檢核一下自己的主題是否合適:

除上述要素之外,擅長不同領域的顧問也有不同的判斷基準,但大體上跟上述的邏輯八九不離十。當然!並不是說不符合上述條件就不適合申請,只要設定的題目有符合政策發展,或在市場有前瞻性與可能性,都可以與顧問們聊聊。
同時,也有些題目就算符合上述所有條件,也未必能申請政府補助,如:觸犯法規邊緣的主題、過於創新到無法判斷市場的產品或服務、純銷售與行銷服務、過度牽扯到療效等。
關於這點,我們後續會在「如何為自己評估是否適合申請政府補助?申請過案五大關鍵條件告訴你 」這篇文章中更新。
當然!如果你等不及我的更新,你也可以直接聯絡我們,我會直接與您討論。
四. 得過最多獎、學識最淵博的團隊?你需要的不是不切實際的學術論文!

首先!我們要知道,計畫是需要被落實的。
要讓政府願意支持你的計畫,除了是要了解該計畫的側重點及補助評審委員的思維邏輯,還要有足夠的說服力與可行性。
在補助顧問業中,絕大多數顧問都沒有實際執行或參與過公司營運的事務,這也導致許多人在委託撰寫後,獲得的計畫書僅是如學術論文般的紙上談兵,除了堪用於單一計畫申請外再也沒有其他實際的用途。
或許看到這你會認為,我要的僅僅只是現在過案,我為何還要擔心計畫書後續有否其他功效?
因為,補助是一時的,經營是永續的。
實際上,大多數人委託顧問公司的真正需求並非只是想要獲得一次性的補助、一份只能適用於單項補助計畫的計畫書,而是能持續獲得加速企業發展的資源。

故此,只有一份針對單一計畫申請補助的計畫書是不夠的,我們真正需要的是長期有效能幫助企業加速成長的服務。
在坊間,許多顧問公司都標榜自己的團隊有多少教授、得過多少政府專案獎項、做過多少專案,並以此資歷為讓客人相信他們可以獲得超值的服務及專業的輔導,但實際上多數客人只能得到一份只適用於單一一項政府補助的計畫書。
這個現象也代表著,事實上大多數人是不了解申請補助的真正目的及顧問的實際使用方式,同時市場上的顧問們也樂見其成(因為這樣就不需要浪費額外時間提供客人客製化的服務),刻意推播助燃這樣的結果。
身為一名聰明的消費者,我們不能助長這種歪風

就我個人認為,一名合格的產業發展顧問,在單一一項政府專案服務上能協助您的,不僅僅只是過案方法及一份有機會過案的補助計畫書,他更要能給企業後續發展方向的建議及商業模式未來延伸的輔導。
但因坊間多數顧問是學界教授或是非經營管理出身,有關企業經營及商業模式的建議,基本上無法提供給業主什麼有效的幫助。
對市場上多數的補助顧問來說,他們要做的顧問服務僅是讓業主擁用政府喜歡看的計畫書內容及教業主如何說政府喜歡聽的話。
也正是因為如此,在多數顧問其實不懂商業模式的情況下,他們根本不知道實際具體可以轉換成計畫書內容的創新要素與計畫實際的落實方法,所以這也導致許多顧問只會挑選自己有聽過、有執行過、無需額外花時間研究的計畫執行,而不是在了解業主具體的模式後給予建議,並將優化的商業模式撰寫成計畫書。
另外在補助業界中,多數顧問公司交給企業主的計畫書僅僅只是透過過往案例套版再略加修改,這也是為什麼補助計畫書多半只能用一次,而不是能通用於創投募資、銀行貸款及其他補助計畫的關鍵原因。
我該怎麼判斷哪個顧問擁有上述這些技能,而不只是紙上談兵呢?

其實判斷的方法很簡單,通常有創業或經營管理經驗的顧問在聽到你的商業模式後,往往能及時的舉一反三,甚至能直接告訴你後續企業經營管理的方向、商業模式的具體落實方法及需要串接的資源。
此外,委託這類顧問的好處在於,產出的計畫書擁有一定的通用性,基本上業主只需要針對格式及企業發展階段略加修改補充(甚至是不用修改),便能用於除委託的補助計畫外,其他的募資創投、銀行貸款或其他的政府補助計畫申請。
當然!我們煋蜂合作的顧問有九年的產業發展實務經驗,同時我們的顧問皆是「創業者出身」,在經營管理實務上也有豐富的經驗,而且我們有每週專案管理及彙報的制度,讓你成更即時的掌握專案進度(一般顧問公司都是寫到一個段落後才進行告知)。
若您正需要像我們這樣的顧問,您可以直接聯絡我們,我們會與您進行討論。
五. 那專業顧問的行情如何?為什麼有顧問公司要做過案抽成?

在我正式與煋蜂目前的產業發展顧問配合之前,我曾對補助業進行了一番考察研究。在研究的期間,我也開始對這個神秘產業的具題行情及服務方式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
目前業界代寫補助計劃書服務的收費模式是針對各個計畫的補助額、難度進行客製規劃,在大方向上我們將收費模式粗分為兩種,一種是只收取單次費用的買斷制,一種是收取撰寫費及後續補助額抽成的顧問制。
1.買斷制:

會以這種收費方式進行定價的廠商我粗分為兩種,一種是純粹幫忙寫計畫書,收取計畫書撰寫費的方式,一種則是將原先顧問制的過案抽成服務費改成先收。
鑑於這兩種方案的服務方式及內容差異極大,因此收費價格的浮動範圍也較大,如果是個人接案,那就有可能會收的非常便宜(但品質不見得能保證),如果是企業,那就有可能會收的非常昂貴。
以我過去考察市場的經驗判斷,通常會以這種收費方式計價的廠商,大多都收得非常坑,只有極少數廠家會以比較公道的收費方式提供給創業者服務。
那要如何判斷買斷制的收費價格是否合理與公道呢?
我們可以從申請項目的難度著手,通常申請的項目難度愈高可能拿到的投資、補助額就會愈高,相對撰寫難度及撰寫成本就會相對更高。
通常,只撰寫計畫書的服務費會落在6萬至12萬之間,其收費範圍界定會以該計畫的內容量與難度決定,就像100萬的補助計畫,純撰寫計畫書的話,通常業者的收費範圍會落在6-8萬之間,至於這收費範圍的界定,就取決於服務的附加價值與廠商的執行成本結構。
那我們該怎麼知道廠商報的價位是否合理?

很簡單,問廠商提供純計畫書撰寫的方案中,有否附加其他的服務即可。
若100萬補助計畫的純撰寫方案沒有附加服務,廠商還向您報價8萬,那您可以選擇找下一家,下一個會更好,無需執著在坑錢的服務上。
如果你遇到的廠商是一次收計畫撰寫費加全額顧問輔導費用的,我建議您無需再考慮,找下一家會是更好的選擇,因為有過跟沒過都要收後續的服務費,這實在是一件非常不合理的事情。
2.顧問制:

顧問制是一般代寫業界最常見的做法,通常他們會根據計劃難度決定他們會先收6-12萬不等的執行費用,之後再針對通過的核定金額收取10-20%不等的服務費用。
那這10-20%的服務費用,顧問公司究竟具體拿他來做什麼?
再說明這項問題之前,我們稍微了解一下,一項政府補助專案,顧問們究竟需要做些什麼。
簡單向各位分享一下顧問制的工作結構,一個補助計畫專案中最困難的項目是計畫書撰寫,畢竟計畫書是拿到補助的關鍵敲門磚,要在一堆計畫中讓評審看見,無疑是有挑戰的。
這項工作的費用,就是顧問公司開頭跟你收的執行費用。
計畫送件後的第二階段就是提案審查,這也是顧問公司們一直以來最不可控的工作項目,鑑於政府規定只能由客戶公司的負責人或補助計畫主持人來進行提案,顧問公司能為客戶做的,只有做一份能夠回答評審問題的簡報與教你怎麼跟評審對話的技巧。
通常在這個階段結束後,假如業主有過案,顧問公司就會向您收拿到補助金額的10-20%。這點要特別注意,有些廠商會在這個階段直接收計畫總金額的10%-20%,這對客戶無疑是極其不利的。
因此,如果你需要有個好的顧問陪你走完整個專案,這點在當初委託前你可能要仔細問一下。
再來,補助款多半會分兩次至三次進行發放,而在第二次或第三次發放的期間,您需要針對您計畫書列舉的「查核點」做成書面報告。
通常與你簽顧問制的顧問會協助您搞定這一段,如果沒有,那您可能要注意一下。
最後,在你要為計畫做結案時,也要再交一份結案報告與做會計核銷,不過就跟上述的一樣.你簽顧問制的顧問會幫您搞定這一段,如果沒有,那您可能也要注意一下。
說到這,10-20%的服務費具體是用在哪,想必各位清楚明白了吧!
那誰適合這種方案呢?
通常會使用這種方案的人有兩種,一種是很忙沒時間,一種是不懂補助計畫申請邏輯的人。
但如果你不是上述這兩種人,那我會建議你使用純計畫書撰寫的方案,畢竟那10%-20%還是可以讓你做很多事的。
六. 具體要怎麼找?找哪家公司比較有品質保障?

在我們了解過整個補助業的市場行情過後,基本上我們就能有一個比較明確的篩選方法了。
等等!你還沒告訴我10%-20%的抽成界定範圍是什麼!
別緊張,在我們了解主體要怎麼設置、要怎麼判斷自己適不適合申請、顧問們的具體服務與行情後,決斷找一個適合自己的顧問就會變成接下來我們要探討的關鍵了。
以我過往的經驗判斷,一個顧問公司是否適合自己,除了他的能力之外,最直觀的判斷基準就是抽成了(如果你是想找純計畫書服務的顧問,你可以不用看下面這段)。
在我具體調查了解後,正常情況下大部分顧問公司在客戶委任計畫顧問時,會抽取的服務費比例幾乎都會落在15%左右,但如果你的計畫是千萬級別的補助額,那通常只會收5-10%不能。
有良心的顧問公司不會輕易接受客戶千萬級別補助額的案子,他們會在詳細判斷及盤點過客戶擁有的具體資源後才會幫忙申請。
如果遇到執行費只收你一兩萬,抽成也只抽你5%10%,你就要開始懷疑他的專業能力了。
補助業是一個人事成本極高的產業(因為專業知識能力要求較高),遇到這種廠商還是小心為妙,這類廠商要嘛是剛開業,要嘛是快存活不下去,要嘛是計畫書通通請工讀生隨便套版。
我建議要是遇到這種廠商,還是別把錢浪費在這上面,這跟把錢丟追水裡沒有太大的差別。
那如果是那種不收執行費,但抽成抽很高的顧問公司呢?
這種顧問公司的狀況也不是這麼安全,通常以這種收費方式進行專案的廠商要嘛是剛開業,要嘛就是過案後抽成的條件極為嚴苛。
回過頭來思考,我們拿補助不就是為了要加速企業的發展嗎?那如果今天顧問公司把你百分之四五十的補助款拿走,我們要怎麼該怎麼運用資源去執行計畫?

免錢的最貴,道理就在這。
另外,依照我的經驗判斷,良心建議千萬不要抱持者雙方合作取代執行費用這個想法,畢竟免錢的最貴,同時也不要想對方的服務能包山包海,畢竟一分錢一分貨,買賣生意還是以雙贏為最高原則。
然後,別奢望統包或年約這種方案能讓撰寫費便宜到哪裡去,成本結構就放在那,不同補助就代表不同主題,不同主題就有不同做法,統包跟年約還有過案率的問題要考量,包得愈多,就有愈多計劃可能不會過,還不如一個一個做。
還有別相信『你的企業適合多案申請,我們簽年約,幫你把%數降到3%、5%』這種話,雖說報年約或統包勢必會給予廠商一些折扣,但降%數這件事其實本身就違反了補助業的成本利潤結構。

降大量的%數就像顧問自願賠錢跟你做生意,怎麼想都很不合邏輯。
要是遇到這種事,你就要小心對方有可能只是想匡你執行費,不想幫你認真處理後續的服務,也不考慮你的題目是否有辦法延伸,有機會都過案。
最後,我們要告訴您,找個正確的人幫你寫補助計劃書是件非常聰明的事,找個專業的人來做肯定比找個沒寫過的工讀生套版強,找專業的好處甚至能省下好幾個月的發想時間,也不會因為僅僅是寫作表達不足而與補助資源失之交臂。
稱職的顧問會為您抓出企業發展與當今政策的一致性方向
補助的本質是加速的企業發展與加速政策的落實,稱職的顧問會從業主的商業模式中,找到能與政策匹配的內容,透過顧問的重新定義,讓業主與政府橋接,共同促進產業及大環境發展。
「讓企業與政府的目標一致,並加速成為產業的領頭羊」
計畫書是業主對企業未來發展的思想載體,也是與政府溝通的橋樑,回過頭來看,申請政府補助的目的不就是為了要加速自己企業的發展嗎?
在加速企業發展的同時,也能讓整個大環境變得更好。這就是政府補助企業本質上的美意。
我是Charles!如果你對補助計劃有興趣或有相關疑問,歡迎你關注並參考我們的定期更新,另外我們也有專業人士能協助您,一路從商業模式規劃、找到政策的一致性、重新定義商業模式內容、撰寫補助計畫書、協助您成功獲得補助。
與我聯繫,您將能取得補助更近一步的建議與專業的企業加速服務。
或是您可以直接點擊下方與我們聯繫,取得更進一步的計畫撰寫建議。
コメント